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中华出版促进会主办,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承办的“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于2023年4月20日至8月13日在颐和园博物馆展出。
汉字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和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物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国家形象的“金名片”,它承载着文明与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汉字文化大观展将文物和汉字这两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融合在颐和园博物馆近500平米的展厅中,通过近100件精美文物,不仅详细讲述了汉字发展的历史脉络,更是通过精品文物的佐证,将字体流变、书风演变、书写工具革新、汉字传播发展等重要文化知识进行了阐述和展现。
让我们跟随展览,一起来感知汉字的蓬勃生命和卓越魅力,体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璀璨光芒。
汉字文化大观展共分为渊源流变、书臻妙境和载书传道三大部分,汇集国内11家文博单位92件/组文物展品,系统讲述了汉字的来世今生,同时也重点突出了汉字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从上古文明的遗脉,到殷商姬周的更替;从战国秦汉的激荡,到魏晋隋唐的璀璨……在古香古色的西配殿展厅中,一件件来自全国多家博物馆的精品文物,默默地讲述着汉字从刻划符号到甲骨文直至五体成熟的千年故事。
作为汉字艺术表现形式的书法,其发展历程也在此次展览中进行了突出呈现。在综合展厅中,汇集了大量唐、宋、元、明、清的精品碑拓和墨本,将自魏晋以降“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的书风流变娓娓道来,将中国人依托有形之迹寄托超然物外之境的精神旨趣表现地淋漓尽致。
东配殿展厅中,集中呈现了笔、墨、纸、砚等于汉字书写相关的书写工具的进化历史。这些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书写工具,不仅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和演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对中华文明的传播,以及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分 渊源流变
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上古文明的遗脉,在古朴陶片上闪耀;殷商姬周的更替,于甲骨金文中再现;战国秦汉的激荡,于石刻竹书中演绎;魏晋隋唐的璀璨,于纸墨与笔尖流转。雁过无声,唯有文字存续至今,散发岁月沉香。汉字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创造与传承的主旨要义,彰显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永世辉煌。
第二部分 书臻妙境
魏晋“人的觉醒”带动了“文的自觉”。历经千余年的历史演变,文字终于在汉魏之际摆脱了书写的实用性,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不同时期的艺术理想形成了不同书家的风格流变,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然“书心画也”,书法依托有形之迹寄托超然物外之境的精神旨趣一直没有变。
第三部分 载书传道
自汉字诞生以来,与之相伴随的书写工具在历史长河中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流变,同时也对汉字的形体、结构和演变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和北宋时期的活字印刷术先后被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发明,推动了书籍和知识传播,也对人类文化交流和文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伴、形意万千,古老、现代而富有生命力。
“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伴随着时代更迭,汉字的字形与结构、书写载体与工具虽有嬗变,但根和魂却从未改变,其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文化特质和审美意趣始终一脉相承,并以特有的生命力联结古今、传承不辍,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根基。
“形意万千——汉字文化大观展”讲述了汉字的前世与今生。当你落笔书写、阅读浏览时,请不要忘记每一个汉字都是鲜活的生命,它们一直承托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召唤着我们踔厉奋进,不断创造更加壮丽美好的未来!
资讯排行
- 首届哈恰图良国际青少年比赛在中央歌剧院盛大开幕
- 2024北京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巴东特色产品和旅游资源,燃爆北京展览馆
- 歌游内蒙古·冰雪悦青城”2024-2025呼和浩特市冬季冰雪活动推介会在北京举行
- 第三十七届北京八大处重阳游山会隆重开幕
- 2024年东城区重阳交响音乐会顺利举办
- 黄石华侨城恐龙梦工厂国庆庆典启幕 科技与欢乐共舞庆华诞
- 第十一届西山八大处文化节国庆盛宴精彩启幕
- 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走进北京惠民演出
- 北京欢迎你“长城好汉——北京文旅推广大使”向全球游客发出盛情邀请
- 市文旅局举办“艺术赋能·画彩斑斓游乡村”活动
- 遵循“大食物观”,探索“食学”知识体系
- 第二十三届八大处中国园林茶文化节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
- 首届哈恰图良国际青少年比赛发布会正式启动
- 深化交流合作 共谋发展新篇——石楼镇文旅企业联盟正式成立
- “乐享春雪•畅爽避暑”吉林文旅春夏主题推介会在北京举办